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无密码认证--应对凭证式攻击的数字信任变革
返回
无密码认证--应对凭证式攻击的数字信任变革
  • 2025.11.04
  • 1645

在现代数字安全领域,无密码认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防御手段,以抵御凭证式的网络攻击 —— 这类攻击始终是数据泄露最主要的诱因。本文将探讨无密码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它是如何逐步重塑身份验证方式并降低凭证驱动威胁的风险。

 

什么是凭证式攻击?
 

凭证式攻击(Credential-Based Attack)是一种网络攻击类型,攻击者试图窃取并滥用用户凭证(如用户名、电子邮件地址、密码),以未经授权的方式访问系统、网络与应用程序。其核心目标是绕过认证机制、冒充授权用户,从而获取机密信息与敏感资源。若此类攻击未能得到有效处置,往往会导致企业声誉受损、财务损失和数据泄露。

 

凭证式攻击的类型
 
  • 钓鱼攻击(Phishing)攻击者通过伪造电子邮件、消息或网站诱导用户,同时借助社会工程学手段并且利用人类心理和信任弱点,骗取用户泄露个人凭证。
  • 键盘记录攻击(Keylogging)通过向目标系统植入恶意软件(Malware),启动键盘记录程序(Keylogger)以记录用户的登录凭证。恶意软件可通过欺诈性电子邮件、非正规网站下载、恶意信息等多种途径植入。
  • 中间人(MitM)攻击(Man in the Middle Attacks)攻击者拦截并篡改两方(用户或系统)之间的通信,从而窃取凭证。此类攻击通常发生在不安全网络环境中,或者通过控制设备本身发起。
  • 初始访问中介(IAB)攻击(Initial Access Brokers Attacks)初始访问中介(IAB)是专门的威胁执行者或团伙,他们窃取用户凭证后出售给网络犯罪分子。其获取凭证的方式可涵盖上述三种攻击类型。在威胁生态体系中,IAB 通过暗网(Dark Web)的在线论坛出售敏感凭证,扮演着关键的 “中介” 角色。在明确了凭证式攻击的定义与类型后,需特别强调:68% 的网络攻击均始于凭证窃取。背后原因在于,此类攻击具有 “易执行、成功率高、早期检测难度大、所需资源少、攻击目标范围广” 的特点 —— 这也是将静态密码作为认证方式的最大风险之一。
 

什么是无密码认证?
 

无密码认证(Passwordless Authentication)是一种认证机制,允许用户无需手动输入密码或回答预设安全问题即可访问应用程序或系统。相反,无密码认证依赖其他形式的认证凭证,例如生物特征(指纹、视网膜 / 虹膜扫描、面容 ID)、实体徽章或硬件令牌(Hardware Token)。在受监管的复杂场景中,无密码认证通常会与多因素认证(MFA,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单点登录(SSO,Single Sign-On)解决方案结合使用,以提升用户体验、满足合规要求并减轻 IT 团队的工作负担。

 

为何无密码认证具有变革性?
 

以下将从 “防御凭证式攻击” 和 “其他核心价值” 两方面,进行无密码认证优势的解析:

 

  • 提升用户体验:用户无需记忆多个密码,也无需定期重置密码,认证流程更便捷,整体体验显著提升。
  •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企业而言,无密码认证可减少 “密码重置请求” 的数量,降低安全策略更新频率,同时减少凭证管理相关风险,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 抵御凭证式攻击:由于无需依赖 “静态密码”,攻击者无凭证可窃取,因此无密码认证能从根本上应对凭证窃取与凭证填充(Credential Stuffing)攻击。
  • 防钓鱼特性:部分无密码技术(如密钥、FIDO2 协议)依赖加密密钥对(Cryptographic Key Pairs)、域名验证(Domain Verification)与硬件令牌,是现代安全体系中防御钓鱼攻击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 支持零信任架构(ZTA):零信任模型(ZTM,Zero Trust Model)是未来关键的网络安全战略之一,其核心理念为 “永不信任,持续验证”。无密码认证具有动态性,不依赖静态凭证,与零信任架构(ZTA,Zero Trust Architecture)的核心逻辑高度契合。


无密码认证的落地挑战
 

尽管无密码认证在应对网络风险、解决运营难题方面潜力显著,但企业在落地过程中仍会面临以下实际挑战:

 

  • 初始注册成本高:全面过渡到无密码环境需投入大量初始资金,用于部署新基础设施、采购硬件令牌设备与生物特征采集设备。
  • 用户意识不足:许多员工可能对操作方式的变更存在抵触情绪,且在涉及生物识别特征数据时,可能会提出隐私顾虑。
  • 与现有设备兼容性:考虑到这种变更落地范围广,许多遗留应用程序(Legacy Applications)可能与无密码身份验证不兼容,给初期部署带来兼容性挑战。
  • 合规考量复杂:不同地区的数据隐私法规、安全标准存在差异(尤其针对生物特征与加密技术),大规模初始落地可能面临合规层面的复杂问题。
 

结论
 

凭证式的攻击因 “易执行、影响大” 的特点,已成为多数网络威胁的源头。无密码认证通过添加强大的动态认证层来抵御此类威胁,同时减轻企业的运营负担。但需注意,无密码认证的落地存在切实挑战,尤其在结构复杂的企业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因此,企业需采取 “基于风险的方法”,制定分阶段规划,更重要的是,将所有举措与完善的治理实践相结合。

 

总而言之,在大多数数据泄露始于凭证窃取的当下,企业亟需突破 “密码依赖” 的局限。采用无密码认证对构建 “安全、具备韧性且以数字信任为核心” 的未来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https://cloudsecurityalliance.org/blog/2025/10/29/passwordless-authentication-a-digital-trust-transformation-in-combating-credential-based-attacks

 

本文翻译来自CSA翻译组:审校:吴满,CSA大中华区专家

本网站使用Cookies以使您获得最佳的体验。为了继续浏览本网站,您需同意我们对Cookies的使用。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Cookies的信息,或不希望当您使用网站时出现cookies,请阅读我们的Cookies声明隐私声明
全 部 接 受
拒 绝